【展覽】時代的臉孔:從莎士比亞到紅髮艾德
前言
英國國家肖像藝廊(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NPG)因受《鼓舞人心計畫》贊助而進行整修,促成該館成立至今 160 年以來首次大規模世界巡演,被譽為「一生僅有一次遇上的機會!」,台灣為本次巡迴展出的最後一站。
人物透過藝術家的視線,藉由藝術技巧以肖像畫呈現,給人一種「與另一個相遇的感覺!」,跨越許多時代至今人們仍對這些肖像畫的人物抱持好奇心。 這次的展品有75件來自肖像藝廊,加上14件奇美博物館原有館藏,以六個主題呈現改變英國、影響世界的人物面孔,分別為自畫像(SELF-PORTRAIT)、名氣與聲望(FAME)、身分與認同(IDENTITY)、愛與失落(LOVE AND LOSS)、權力與力量(POWER)、開創與革新(INNOVATION),集結了跨越了5個世紀的經典。
都鐸王朝亨利八世與伊莉莎白女王一世
這兩幅作品皆為電腦螢幕投影之成像。都鐸王朝歷經三代、五位君主統治,雖僅歷經100多田的時間,卻對英國有十分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在亨利八世與伊莉莎白女王一世的領導下,對宗教、社會、政治都留下深遠的影響,而在那個時代肖像集的是宣揚君主世襲的正當性的一種方式。亨利八世(左)因六次婚姻紀錄及宗教改革,使世人印象深刻。伊莉莎白(右)一世為亨利八世之女是都鐸王朝的最後一位君主。她終生未婚,有「童貞女王(The Virgin Queen)」之稱,喜歡白色與珍珠,象徵堅貞與純潔,作品中穿著的珍貴服飾以白色為基底,使用大量的珍珠裝飾,與其形象相互呼應。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
展示作品名為《平靜(Equanimity)》,由燈光藝術家克里斯.萊文及全像攝影師 羅伯.蒙迪共同製作,以架設兩個軌道攝影的方式,拍攝1萬多張照片組成之3D立體肖像。在欣賞這幅作品時,彷彿藉由這魔法般的科技方盒,一窺女王虛擬的實體面貌。
伊莉莎白二世是英國史上在位最久的君主,原本英國王位的繼承人為愛德華八世,因為婚姻問題與內閣發生爭執而退位,繼承權轉落到伊莉莎白的父親喬治六世,1926年出生、1953年加冕成為女王到2022年辭世,她的人生歷經過二次世界大戰、戰後帝國內部的混亂及與殖民地間的關係變動、黛安娜王妃逝世後國民對王室支持度低落,至近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等,女王見證歷史時刻的同時,自身也成為歷史中無可抹滅的一部份。
自畫像(SELF-PORTRAIT)
在創作自畫像的過程中,畫家既是觀察者,同時也是被觀察者。自畫像除了具有像潛在客戶宣傳自身繪畫能力之效果外,同畫家在創作的過程完成剖析自我。荷蘭著名的藝術家林布蘭繪製上百張自畫像,展面自身各種狀態時的真實面容。舉世聞名的藝術家梵谷也繪製許多自畫像,如同自我的精神疾病診斷書般,能從中讀出他不穩定的精神狀態。
「做一個藝術家不只是製作最漂亮或讓人稱讚的東西, 而是能夠與人交流,傳遞訊息。」 — 斯圖亞特.摩根《我的故事:採訪藝術家翠西.艾敏》
「世間萬物皆有自傳,一物一景皆為畫像。」 — 威廉.菲耶《盧西安.弗洛伊德》
「現今每個人因為網際網路而更有影響力, 我們每個人都不相同,擁有不同的臉孔、不同的內在, 我們每個人都不一樣;我覺得這是令人高興的事。」 — 大衛.霍克尼
安東尼. 范.戴克爵士
安東尼. 范.戴克爵士17世紀的畫家,師承盧本斯,從歐洲到英國發展,有別於都鐸至詹姆斯時期的僵硬呆版、細節繁瑣,范.戴克畫家的畫風自然、筆觸流暢,直到20世紀英國的肖像畫都深受此風格的影響。
本次展示作品是已知范.戴克7件自畫像中的最後1件,也可能是最能投射出他本人特質的1件,衣服、背景以大筆描繪,將所有的細節與重心集中在臉部,甚至可以看出白裡透紅的肌膚質感。除了圖畫本身以外,畫框也是一大看點,畫框上方的向日葵,讓人聯想到畫家本人可能親自參與畫框設計,可與另一件作品范.戴克與向日葵相互連結。
作息地圖
這是一件不尋常的自畫像,以地圖的方式呈現自身的樣貌,地圖重有城市、城牆,勾勒出創作者的內心世界,牆外真實的自己、城內感覺到的自己、包含不願意面對的角落與受到創傷的角落,光明面與黑暗面並存,而想像、創造的河流包覆著整個城,作者呼應作者曾經說過的「我既是自己的包袱,又是駝著包袱行走的人」。
「人人都在自己的故事中前進, 我們與生俱來就是說故事的人, 這是我們文化最原始的形式—講故事。」— 葛瑞森.佩里
名氣與聲望(FAME)
英國國家肖像藝廊在創立之初,將自身定位成一座名人堂,比起肖像作品的藝術價值與知名度,更重視肖像人物本身代表的意義。「名氣」往往讓人聯想到膚淺短暫的公眾關注。「聲望」則意味名垂青史的功成名就,只有經過時間的淬鍊才能知曉會掛上什麼稱呼。
威廉.莎士比亞
英國國家肖像藝廊第1件收藏的作品,是藝廊的建館的精神指標,非因人物的財富或地位而看中其出色的才華。莎士比亞的作品寫出觀察到的人性,被同時代的班.強森譽為「時代的靈魂」,從演員開始到最後成為劇作家,早期多創作喜劇、中期多創作悲劇,晚期則以悲喜劇交互創作。膾炙人口的作品有《哈姆雷特》、《奧賽羅》、《白馬克》、《李爾王》,四個故事主角皆以自身內心的缺憾而導致最後以悲劇結局,為當時推崇之古希臘式悲劇,而被稱作為四大悲劇。
除了藝廊的作品之外,奇美博物館同時展出收藏的雕塑作品,相較之下,莎士比亞臉型較顯消瘦,菱角也較為鮮明,從不同藝術家的視線中,投射出不同的面貌,需多莎士比亞的雕像創作都從這幅畫作中衍生而成。
「死亡無法征服眼前這位征服者; 縱使生命終結,卻在盛名李永生。」— 威廉.莎士比亞《理查三世》
查爾斯.達爾文
年輕時因反抗父親拒絕從醫而選擇就讀神學院,一生卻未從事過神職,在1831年受船長邀請登上小獵犬號,開始為期5年的國外考察,奠定了演化論的基礎,並在20年後出版了《物種起源》,書籍出版後對當時社會上造成很大的衝擊,達爾文的家庭也受到影響,妻子曾經寫信給達爾文「你的言論與上帝相違背,不知過世後在天堂兩人是否可以再相遇?」表示無法支持他的理論。在過世之後,後人並未遵照他的遺言將他葬在家族墓園葬,而是讓他長眠於西敏寺,為他對科學的貢獻致意。也許是因為晚年深陷質疑聲浪之中,在畫作中的達爾文眉頭深鎖,穿著樸素、以市井人物之姿,行為甚是低調。
紅髮艾德
兒時的雷射手術,造成他眼睛受傷、語言表達能力也連帶受到影響,加上紅色頭髮,使他被同儕排擠,童年的生活並不愉快,但他卻逐漸在音樂方面展露頭角,除了自身的音樂實力之外,善於應用網路的力量也使他建立起強大的粉絲群。在音樂上產生更多的影響力。紅髮愛德的父親是藝術史學家兼策展人,這次展出的作品正是由他父親推薦的肖像畫家柯林.戴維森,以一次真人寫生為基礎完成的,作品在紅髮艾德安靜省思的狀態下創作,分別從遠、近觀賞,可以看出背景營造出舞台光影流動的感覺。
「我們把愛保存在一張照片, 為自己創造這些回憶, 在那裏我們不會逝去, 也絕不心碎, 時光凝結、瞬間永恆。」— 紅髮艾德《照片》
身分與認同(IDENTITY)
肖像與身分的概念密不可分,從身份到對身分的認同,最後畫家從作品中,投射出的肖像人物的個人價值觀與信念。身分具多重性,面對對身分認同則存在複雜、多元開放的空間,畫家必須洞察肖像人物的內在,才能將最貼近肖像人物的精神轉化後傳遞出去,而觀賞者才能從這些作品中,讀出時代與肖像人物的樣貌。
勃朗特姊妹
在200多年前,許多職業存在嚴重的刻板印象,以英國的作家而言,幾乎沒有女性的立足之地,甚至需要以男性的筆名投稿,才有可能獲得賞識。勃朗特三姊妹都是英國的作家,安.勃朗特的《艾格妮絲.格雷》、艾蜜莉.勃朗特的《咆嘯山莊》、夏綠蒂.勃朗特的《簡愛》廣為人知,這幅作品是她們的兄弟派翠克.布蘭威爾.勃朗特的作品,畫中原本有四個人物,現在只剩三姊妹,畫中柱子背後被掩蓋的身影,據推測應為畫家本人,有一說是因為他自覺自己成就不如姊妹們,因此將自己從構圖中移除。 這幅作品最初被發現的時候是,以摺疊的方式收納在一個櫥櫃的上方,畫作上呈現明顯的摺痕,最初館方在收到這件藏品時,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決定不修復這幅作品,也因此也更增添了這幅作品的故事性。
瑞克里芙.霍爾與德翁爵士
這兩幅作品很適合一起觀賞,瑞克里芙.霍爾(左)為生理女性但做男性裝扮,而德翁爵士(右)則是生理男性在49歲以後都以女性打扮活動。兩人對自身性別的認同,在當時的年代都不是能被大眾所接受的,但他們依然坦然面對最真實的自我,展現出自信、堅定的樣貌。
「你既沒有不自然,也不令人不舒服,更不瘋癲; 你和其他人一樣,都是所謂「自然」的一部分; 你只是還沒被解釋清楚罷了— 還沒在上帝創造的這個世界中找到定位。」— 瑞克里芙.霍爾《寂寞之景》
愛與失落(LOVE AND LOSS)
肖像畫某種程度上代替了缺席的愛人,被留下的人們藉此擁抱心中回憶。而在歷史上歐洲王室在婚姻協商時,肖像畫也扮演著重要的腳色,普遍在畫中展現閨中女子年輕、具有財力的模樣,以提升被選為聯姻對象的機會。肖像畫除了帶給人們慰藉之外,也可以是開啟不同人生的一把鑰匙。
何瑞修.納爾遜與愛瑪.漢米爾頓
在今日倫敦的特拉法加廣場,有一處何瑞修.納爾遜的紀念塔,這位海軍將領在英法戰爭中失去右眼,之後因其他戰事失去右手臂,最後在特拉法加戰爭中在海上戰勝拿破崙,但也因此為國捐軀。除了以善戰聞名之外,他與愛瑪.漢米爾頓夫人的婚外情事也出名,因當時雙方皆有家庭,但納爾遜將軍仍公然與愛瑪.漢米爾頓夫人及她先生同住,而引起當時社會上的議論。這幅畫作在繪製的時候納爾遜將軍已失去右眼及右手臂,但經由畫家大幅的修整,在畫作中完全看不出來受傷的痕跡,作品呈現出瀟灑、浪漫的風格。
愛瑪.漢米爾頓最有名的身分就屬「偉大的海軍英雄納爾遜將軍的情人」,除了善於交際的之外,也憑藉著自身的才華與毅力打破階級與性別藩籬,在公眾領域佔有一席之地。在納爾遜將軍與丈夫相繼過世後,因破產最終窮困潦倒結束一生。
伊麗莎白公主
伊麗莎白公主的名字源自於教母伊麗莎白一世,父親蘇格蘭國王詹姆士一是對她有殷切的期盼,於是在公主14歲時為她繪製了這張肖像畫,希望可以透過公主的聯姻藉以鞏固政治勢力,畫中的公主年輕,身穿華服、配戴昂貴的珠寶,宣傳意味濃厚。公主在16歲時嫁給來自德國海倫堡的新教王子,隨後王子接下波希米亞國王王位,卻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被趕下王位,伊麗莎白悲劇性地成為「一冬之后」,顛沛流離地度過後半餘生。
權力與力量(POWER)
過去肖像畫強化了人物與觀者之間的社會階級差距,王室肖像更利用人物的各種姿態、道具和象徵符號突顯人物權威,藉由肖像畫彰顯權力者的威信。
提姆.伯納斯-李爵士
這件展品為上色銅鑄雕像,尺寸為肖像人物本人的三分之二,姿勢取材自藝術家亨利拍下的數張照片。整個世界因為伯納斯-李發明全球資訊網(WWW)而徹底改變,但他並未申請專利,而是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有平等使用網路的權利,如此不平凡的人,他的舉止卻如同一般市井人物,這樣的強烈反差激起了亨利的創作靈感,他通常以無名小卒為創作對象,這座肖像雖然是他唯一創作的「Somebody」,但也仍延續他「尋常人物」的創作主題:姿態隨興、穿著簡單的人們。
安娜.溫圖女爵士
開創與革新(INNOVATION)
扎哈.哈蒂女爵士
有「曲線女王」之稱的伊拉克裔英國建築師,原本是位數學家後來成為建築師,擅長運用電腦運算設計出難以想像存在於現實中的建築,在2004年成為首位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的女性。這件作品是英國概念藝術家麥可.克雷格-馬丁創作的作品,以一個LCD液晶螢幕呈現,以簡單的線條勾勒出肖像人物,利用數學運算使人物、背景色彩變化不斷,以千變萬化的色彩組合展現哈蒂的樣貌。
心得
參觀這次的展出,可以感受到肖像藝術隨著時代的演進,功能型態逐漸轉變,表現的方式也不再拘泥於傳統的繪畫,也透過攝影、電腦繪圖、3D製作等方式,以更多元的媒材呈現肖像人物的面貌,傳遞出藝術家心中肖像人物的形象;除了從藝術角度欣賞這些作品之外,同時還能從歷史的角度去了解創作的時代背景以及肖像人物的生平故事,這些對英國極具影響的重要人物,也都成為了世界歷史上的重要的一部份,看這些看似獨立的故事,若是將目光放在更長遠的時間軸上,其實都緊緊相扣在一起。
另外在這次展出中,許多展品都是出自藝術大師之手,像是英國首席宮廷畫家「安東尼范戴克」、於 18 世紀享譽盛名的「喬書亞雷諾茲」、普普藝術開創者之一的「安迪沃荷」、英國著名傳奇藝術家「盧西安弗洛伊德」、英國藝術教父「大衛霍克尼」,還有之前在奇美博物館設過展覽的「蒂母.沃克」等,能一次欣賞到這麼多藝術大師的作品,十分值回票價,很高興自己有把握在展期的尾聲趕上這次機會難得的展出。
Comments
Post a Comment